乾眼症如何治療?6個關鍵知識(台北新莊中醫教學)–林宏傑醫師
👁️ 乾眼症概述
乾眼症是由於淚液不足或蒸發過快造成眼睛乾澀、不適。
🔍 自我檢測與症狀
常見症狀包括眼乾、模糊視覺、眼疲勞。進行眨眼和視力波動測試以評估症狀。
🌿 中醫治療
中醫透過滋補肝腎、疏散鬱熱,中藥及膠囊,並結合針灸以促進淚液分泌和眼部循環。
🔎 生活與飲食建議
增加休息,適當熱敷,避免長時間使用數位裝置。攝取富含蝦紅素、維生素A及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。
乾眼症是什麼,如何自我檢測?
👀 乾眼症的定義
乾眼症是一種眼部狀況,其中眼淚無法有效潤滑眼球,造成眼睛不適、發炎或疼痛。
常因淚液分泌不足或過快蒸發導致。
🔍 淚液的功能與結構
油脂層:減緩水分蒸發,由睫毛旁的Zeis氏腺和眼瞼板的麥氏腺分泌。
水液層:提供角膜營養和免疫保護,由淚腺和副淚腺分泌。
黏液層:使眼球表面親水,促使淚液均勻分佈,由結膜杯狀細胞分泌。
🔎 自我檢測方法
症狀觀察:注意是否經常感到眼睛乾澀、發紅、視覺模糊或疲勞,特別是在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後。
頻繁眨眼測試:長時間保持眼睛開放,檢查是否迅速感到不適或乾燥。
瞬目完整性測試:檢查眨眼時眼瞼是否能完全閉合。
視力波動觀察:留意是否在一天中視力變化,尤其在閱讀或看螢幕後。
🌟 建議措施
若經常感到眼睛不適,建議進行專業的眼科檢查,以確定是否患有乾眼症並獲得適當治療。
可進行OSDI自我檢查量表評估,以初步判斷乾眼症的可能性。
常見的乾眼症症狀有哪些?
🔍 乾眼症簡介
乾眼症是由於淚液分泌不足或蒸發過快,無法提供足夠眼部潤滑的狀態。
影響因素包括年齡增加、長時間使用隱形眼鏡、長時間暴露於低濕度環境等。
👁️ 典型症狀
眼睛乾澀、癢、紅、刺痛感
增加對強光的敏感性,眼睛容易疲勞
感覺眼中有異物
分泌物增多,如多眼屎
眼皮沉重,視線模糊
⚠️ 嚴重症狀
長期未治療可能導致角膜上皮破皮或絲狀物黏附
嚴重的乾眼症可能引起角膜炎或角膜潰瘍
📋 乾眼症自我檢測指南
常見症狀:乾澀、疲勞、異物感、視線模糊
反射性溢淚:由於眼部不適,淚腺分泌大量淚水
淚液層穩定性差,使得患者容易感到不適
🔬 診斷與治療建議
若有上述症狀,建議尋求專業眼科醫師診斷
避免使用含刺激性成分的眼藥水,以防症狀加劇
重視日常眼部保健,適時使用人工淚液或眼部潤滑劑
乾眼症如何治療,中醫有何方法?
🌿 中醫治療方法
理論基礎:中醫治療乾眼症通常從虛實問題著手,著重於養肝血與滋補肝腎陰。
常用中藥:地黃、芍藥、當歸、川芎、山茱萸、枸杞等,這些藥材有助於促進淚液分泌,緩解眼睛乾燥。
疏散鬱熱:對於因壓力導致的乾眼症,常用防風、菊花、柴胡、鬱金、黃芩、石膏等藥物以清熱去火。
📍 針灸與眼部運動
針灸穴位:攢竹、絲竹空、睛明等,有助於增強眼部循環和緩解壓力。
眼部休息:建議每用眼50分鐘後遠眺10分鐘,幫助眼肌放鬆。
環境調整:減少冷氣房停留時間,避免熬夜和辛辣、烤炸食物的攝入。
🛑 預防與長期照護
避免直面風扇或空調出風口:避免直接吹風到臉部,可佩戴眼鏡保護眼睛。
人工淚液:定期使用人工淚液來潤滑眼睛,特別是在乾燥環境中。
增加維生素A攝取:維生素A對眼部健康尤其重要,有助於維護結膜黏膜層的健康。
乾眼症中醫治療多久才能改善?
🌿 中醫治療乾眼症的方法
結合治療:使用頭皮針、耳針與眼針,直接針對淚腺與瞼板腺刺激,配合西醫檢查確保恢復功能。
針灸:一周3-4次針灸,結合中藥膠囊,增加淚膜的穩定性,顯著改善乾眼症症狀。
眼部穴位刺激:通過眼針灸於眼眶周圍穴位刺激,如攢竹穴按摩,舒緩眼部肌肉,促進眼周氣血流通。
療程時長:通常每週3-4次,一個療程大約20次,具體時長與次數根據個體差異而定。
配合西醫檢測:建議治療期間結合西醫眼科的治療與檢查,以獲得最佳療效。
預防措施:避免長時間直面空調出風口,定期進行眼部熱敷,促進血液循環,減少腫脹。
🔎 生活調整與食療建議
適當休息:適度讓眼睛休息,每使用眼睛50分鐘後遠眺10分鐘,幫助眼肌放鬆。
飲食調整:攝取足量深色蔬菜,避免過於辛辣、烤炸的食物。推薦食材如枸杞、菊花,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。
睡眠管理:晚上11點前入睡,保證足夠的眼部休息時間,有助於緩解疲勞與改善乾眼症。
改善乾眼症的生活和飲食建議是什麼?
👁️ 生活習慣調整建議
適度休息:定期讓眼睛休息,每30分鐘使用3C產品後休息5至10分鐘。
維持室內適當濕度:使用加濕器或放置開水,尤其在空調房內,以減少眼睛乾燥。
避免過度用眼:確保照明充足,避免長時間注視屏幕。
🥗 飲食建議
均衡攝取維生素和礦物質:包括維生素A、C、E,以及Omega-3脂肪酸,這些都有助於眼睛健康。
食物來源:富含維生素A的蔬菜(如胡蘿蔔、菠菜)、富含Omega-3的食品(如鮭魚、亞麻籽)。
多喝水: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,有助於維持眼睛濕潤。
限制刺激性食物:減少油炸、辣、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食物攝取。
🌿 重要加強療法
定期熱敷:使用溫和的熱敷袋於眼部,幫助放鬆眼部肌肉並改善血液循環。
適量補充蝦紅素與抗氧化劑:如葉黃素補充劑,可以幫助減少眼部疲勞和改善眼睛健康。
🌼 其他注意事項
避免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:以減少眼睛乾澀和刺激。
定期進行眼部檢查:確保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專業治療。
按摩眼周穴道:如攢竹、魚腰等穴位,有助於促進眼部血液循環。
以上措施結合能有效緩解乾眼症的症狀,並提升眼部健康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,請及時諮詢眼科醫師進行專業治療。
乾眼症有哪些影響因素?
👁️ 生活與環境因素
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:如電腦、手機,這會導致眨眼次數減少,增加眼睛乾燥。
乾燥環境:如空調房間或乾燥氣候,會加速眼淚蒸發,令眼部乾澀。
接觸強風或極端天氣:長時間暴露於強風或極端氣候中會使眼睛過度乾燥。
🏥 健康狀況與藥物
賀爾蒙變化:尤其是女性更年期或使用含雌激素藥物,可能影響淚液分泌。
自體免疫疾病:如乾燥症候群或類風濕性關節炎,可能導致淚液腺功能下降。
藥物影響:如抗組胺藥、抗憂鬱藥或高血壓藥,可能減少淚液生成。
🔍 物理與化學因素
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:可能阻礙正常淚液流動,導致眼睛乾澀。
眼部手術:如LASIK手術後可能影響淚腺功能,引發乾眼症。
化學物質暴露:如煙草煙霧或其他刺激性化學物質可加重眼部乾燥。
🌿 日常預防措施
減少電子產品使用:定期休息,每30分鐘後休息5-10分鐘,並注意良好的用眼環境。
適度調節室內溼度:使用加濕器或避免長時間待在過度冷氣的環境中。
適當眼部保健:熱敷、眼部按摩或使用適當的眼部保濕劑,特別是在乾燥季節或環境中。
🌟 這些因素的了解與適當的管理可助於減緩或預防乾眼症的發展。如果症狀持續,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與治療。
結論:乾眼症治療總結
綜合治療與日常預防,掌握以下策略以有效管理乾眼症:
🌿 中醫針灸+藥物療法:結合中藥、針灸活化淚腺功能,調整生活飲食,減輕症狀。
🔎 生活調整:降低電子產品使用,增加室內濕度,適時眼部休息和熱敷。 透過這些方法,可望達到長期眼部健康,減少乾眼症對日常生活的影響。
🔬 積極診斷與治療:定期眼科檢查,可適當使用人工淚液並遵照眼科護理建議。
更多有關乾眼症、飛蚊症、青光眼、老花眼、白內障、近視防治、視神經萎縮、黃斑部病變的訊息,點擊 更多中醫眼科知識。
🍃新莊乾眼症治療推薦 – 針灸+飲食+日常護理 – 林宏傑醫師
🍃新莊乾眼症全方位改善 -針灸、保健品與人工淚液怎麼選?打造最適合你的護眼計畫 – 林宏傑醫師
📌 關於宏嘉中醫相關資訊